第369章 三重致仕(5 / 6)
务我就是一点不问的——故而不论其中辛苦,只按照吏部对官员的考功来算。”
“她也可拜相了。”
姜握点头:固然城建署的许多‘秘方’是她所供,但这些年城建署的摊子越铺越大,事无巨细的一线管理人还是库狄琚。
那些性情各异的研究员、科研人员能够安心研究,诸多秘密实验能够这些年安稳无漏,以及城建署一直以来的盈利……种种成果,也都是库狄琚的心血。
兼之她现在又监管工部,炎炎夏日也在加班,安排新式水车的水利工程的铺设。
以功绩论,库狄琚也当拜相了。
不等姜握说话,裴行俭就道:“况且,我给自己找好了一个更合适的去处。”
“大司徒必然能猜到。”
其实从裴行俭说出那句‘致仕并非不干活’,姜握就猜到了——
自刘仁轨离开后,上阳宫学校的教导处主任一直空缺着。
实在没人能在刘相之后,再挑起二校教导处主任的大梁。
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如今学校中若有事需裁断,都是学生/老师报给上级系主任,解决不了再上报学院院长,实在不行院长再去寻副校长解决。
算是所有人分摊一下刘相的工作。
然后……作为副校长之一的姜握,也就体会到了刘相原来做了多少工作。
她与圣神皇帝也商议了不止一次教导处主任的人选,甚至已经商讨到,一人挑不起大梁,可以排个班,让宰相以及六部尚书们轮流代理。
可如今裴行俭提出这个方案——
“我若不做宰相,如刘相般只待在上阳宫学校里,应当担得起此职。”
确实,若如此论,没有比裴行俭更合适的了。
**
证圣二年十月,宰相裴行俭致仕,封闻喜(其家乡为闻喜县)郡公。
圣神皇帝念在他辛苦多年,并未直接令他入职上阳宫,而是极为大方给了裴行俭二个月的假,令他可回家乡走亲访友。
待到明年正月后,上阳宫学校开学前回京即可。
然而,闻喜郡公并没来得及衣锦还乡,甚至没来得及赶上明年的开学——
边地传来紧急战报:后突厥可汗默啜兵寇灵州,还鼓动了旁边一个叫做室韦的小国一起造反。
其实从后突厥这个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