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上皇(2 / 5)
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世上最好的教育资源无疑是在洛阳城内。更何况,自家孩子还明显得到当朝位极人臣宰辅的青眼。
再加上,周青这回的考试成绩很不错,可以试着考来年刑部空出来的‘令使’和‘主事’官职。
虽说这两个官职都跟她原本县中主司品级相同,为从八品,但京中刑部的官自然是不一样的,将来上升空间也大。
于是,哪怕丈夫只是正常地通过了考核,没什么留在京中的理由,他们一家三口还是选择了留在京城先过个年再说。
而这个年过完,周青就更笃定要带着儿子留在京城了:冬至、腊八、除夕当夜,大司徒都没有忘记给自家儿子送吃食点心。
周青只是略微有点懊悔:原以为是上京一趟带孩子见见世面,也为了让他们夫妻多跟孩子相处,所以特意没有带乳娘。
见丈夫有犹豫想辞掉家乡官职留下陪她们母子留在京城的意思,周青表示:你回去做你的事,倒是把乳娘换了来她更放心。
而年后,李家大郎还没有启程返乡,就又得知此震惊朝野的大事。
于是直拖到这一年二月,新帝于则天门上登基大典后,‘请假数月’的李大郎才离京回到家乡。
在周青一家三口看来‘震惊朝野’的大事,其实朝堂之上并没有多么震惊。
他们的震惊来源于久在外地,也不能上朝。
而京中绝大部分官员是提前知晓的:旁的不说,这登基大典也不是一月能预备出来的。
更何况,从六七年前起,圣神皇帝就将朝政庶务皆交于东宫,这两年更是除军国大事外,连官员任免考核等行政大事都不问了。
于是,对京城官员来说,比起“圣神皇帝禅位”这种按部就班,早有预兆之国本大事,倒是圣神皇帝禅位前的一道圣旨,更令朝野震惊——
圣神皇帝早于数年前为大司徒选定吉壤,此为朝野皆知。
然而陛下在禅位前,忽下一旨:来日大司徒的陪葬墓,许以号墓为陵。*
朝臣们:!
需知自来,帝后之墓称陵。
如有乾陵、圣陵,再如汉代吕后陵、窦皇后陵等。
而功臣、宗亲陪葬之坟茔,称为陪葬墓。
陪葬墓的规模大小各有差异,但……但再未有听说提高礼制,以至于号墓为陵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