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番外之这一大家子(十一)(15 / 19)
。可若长时间如此,若是出现天灾,粮价飞涨都还是小的,恐怕各地都要死人。
毕竟人不穿衣可以,但若是没粮吃,就会要人命。
颜瀚海早已洞悉繁荣昌盛之下的危机,也曾向其老师提及过,但彼时周阁老正与魏党一系斗得不可开交,自然也无法顾及这件事。
干武十七年那场抢亲,许多人都好奇颜瀚海为何明知‘端王世子’身份,依旧要娶那颜氏商女为妻。
以至于发生这等事,明明少年得志,如今仕途还不过半,便由于早早得罪了太子也是未来皇帝,便已隐隐能看见尽头。
甚至因为此事,颜瀚海在周党一系中,隐隐有点失势的味道。
难道他做事之前,就不为自己留条后路?
颜瀚海当然为自己留了后路,这就是他的后路。
他看似脾气温和,实则少年得志,仕途顺畅,心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傲气。
于他来看,庸人才会怕得罪上位者,只要你有用处,有价值,哪怕是皇帝为了当用,也不得不忍着厌弃继续用你。
只要能用他,总有他施展之地,又有何惧?
大梁缺粮的危机,以及从何处能找到粮,如何去施行,便是他当初为自己留下的后路。
只可惜后路并未用上,便由于纪景行出人意料地当众抢亲,而中道崩殂。
而他在其位谋其政,未尝没有自身被老师所弃,另寻翻身机会的意思。自此开始了长达数月的精心准备,并将这些秘折和卷宗,递给了当时刚登基即位的新帝。
纪景行拿到秘折后,十分诧异。
等他看完秘折和卷宗的内容后,更是诧异并出了一身冷汗。
太平盛世之下,竟还隐藏着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危机,此危机不触发则罢,一旦触发大概则危及江山。
至于如何解决,颜瀚海的秘折中也提供了数个办法。
一是在大梁境内加大开荒力度,不过这办法一时半会无法见效,毕竟荒地头几年是产不了什么粮食的。
且以当下局面来看,能开荒的地早就被开荒了,剩下的大多是贫瘠之地,产不了什么粮。
至于另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大梁之外,寻找一个可以种粮的地方。
于大梁来说,海上贸易是不能放弃的,可因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农田少了,能种地的农人也少了,于是粮食也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