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终于(11 / 14)
五块钱,信上简单说投稿文章符合杂志的要求已收稿,千字五块,欢迎下次再投稿。
很常规的过稿回复,她投的这篇文章确实在一千字左右。
周云梦把五块钱拿出来,回稿塞回信封里去,接着拆另外一封信。
这封信显然是以编辑个人身份写的,要热情的多。
说很感谢她对这本杂志,对沪市这座城市的喜欢,自己也很喜欢她写的这篇文章,把外地人来沪市所看到的人情风貌都写出来了,相信刊登出来后会很受欢迎的。
再就是说帮忙买了本杂志邮寄过来给她,还告诉她杂志是半个月一期,以后要是还想买的话就写封信邮寄到杂志这边,自己再给帮忙买了寄给她。
信末还写明了,一本杂志两毛钱,邮寄包裹一毛钱,余七毛钱。
信封里确实还塞着七毛钱。
周云梦看完这封信,也很高兴。
一个是因为买沪市杂志的渠道算是定下来了;另外一个是被这位编辑的高兴感染的。
字里行间可以窥探一个人的性格,这位编辑是个实诚热情乐于助人的人,而且很热爱这份杂志,热爱沪市。
要不然不会在信里这么兴奋激动,一副找到知音的样子。
周云梦把这份回信珍重地收起来,那本好不容易得来的杂志则放在书桌上,等下午午休醒来看。
她最爱看的还是时代新风那部分,看着沪市那些新奇事物,看着国内不断发展。
农历二月。
清河生产队又风光了一回,今年评上了先进生产队。
听说还得到了县里的点名表扬。
这在南城所有公社评选出来的那么多个先进生产队里,也是头一份。
村里还特意又开了次广播,村支书和大队长激动高兴地轮着讲话,宣布这个好消息。
感谢生产队里每个村民的付出,希望开春后大家继续保持这股劲,争取明年再拿个先进生产队称号回来。
听得全村人又高兴又自豪,那叫一个雄心壮志,浑身好似充满无尽的力气,恨不得这会就扛着把锄头到地里去耕种。
村支书广播讲话末了还特意提到,今年咱清河生产队拿到先进生产队的称号,也离不开周云梦同志那两篇文章的功劳,我们要感谢……
反正这次广播后,把周云梦能写文章赚钱这件在村里稍微平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