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7 / 9)
却门可罗雀,他太缺人,可最缺的还是这种一计平一国的奇人!
如果说,徐瑾瑜离京前,成帝只是将其当成了自己慧眼识珠的宝珠,那么此时此刻,成帝无比清楚,大盛未来百年的气运,只怕系于一人之身了。
他读史书之时,往往羡慕刘玄德得孔明而兴复汉室,李世民坐拥三贤臣而开贞观之治。
简直都要馋哭了都,现在终于要轮到他了!
徐瑾瑜听了成帝这话,只是微一挑眉,随后低低道:
“那怕是要圣上下令,让学生不得科举才行。”
“你小子!”
成帝气的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徐瑾瑜随后也软下声音:
“圣上,学生有心早日报国,您身为天子,若是拒了学生,学生真不知以后该不该入朝。”
徐瑾瑜说着,故作失意的低下了头,成帝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朕是担心你的身子,你年轻不知事,若是有个差池,可不是好受的。”
“学生此去南疆,一路多有险阻,若学生遇险则避,遇难则逃,便不会有今日,能得您亲自宴请之幸。
学生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关关难过关关过,什么艰难险阻,过去了便好了。”
徐瑾瑜认真的说完,随后长长一拜:
“学生,请圣上允许。”
成帝看着徐瑾瑜那自双肩垂下的乌发,正轻轻晃动着,并不似少年笔挺的背脊,与坚硬的话语。
这怕是它的主人身上最柔软的东西了。
“徐瑾瑜,你确定要两日后参考?”
徐瑾瑜郑重的点了点头:
“正是。”
“好,朕如你所愿。”
中年帝王垂眸看去,下方的少年面色是那般苍白,身形是那般单薄,可他的风骨却如累累青松,刚劲不拔。
“您的关怀,学生谨记在心。”
徐瑾瑜下意识给成帝顺了一下毛,成帝闻言只没好气道:
“你先顾好你的身子骨吧!冯卓,一会儿先让太医给他瞧瞧,小小年纪,一点儿心都不省。”
冯卓闻言应下,遂叹为观止。
他都有些难以想象,这位徐郎君是怎么每次都记得安抚安抚圣上呢?
相较于那些点了火就跑的大臣,徐郎君简直应该功德无量,造福众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