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7 / 15)
狄孝绪招呼徐家子坐下,开始聊了起来。
徐长生没聊一会儿就有些忍不住了,如果他猜得不错,他恐怕要有一段时间不能进皇宫了,所以他得快刀斩乱麻。
徐长生聊了两句,就道,“狄公觉得,我大唐律如何?”
说起大唐律,狄孝绪就充满了自信,因为其中很多条都是他修正的,说道,“我大唐律,是历朝历代最为严谨也最为合理的,不是老夫自夸,众观历史,还没有一部律法像我大唐律这样赏罚分明,合情合理……”
空中简直都是唾沫子横飞。
徐长生听狄孝绪讲完,点点头,表示认同。
狄孝绪看着徐家子更加满意了,是一个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
这时,徐长生抬起头,问道,“那敢问狄公,大唐律如此完善,普及力度又如何我大唐官员可是人人都是按照大唐律公平公正办案”
狄孝绪眉头都皱了起来,大唐官员如何办案,他岂能不知道?
半响叹了一口气,“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看到了其中的问题,大唐律虽然完善,但……熟悉它的官员却少之又少,地方官员判案,有的甚至一边查阅大唐律一边判,如此又怎能完全遵循着大唐律,此事在我刑部也早就发现,但积重难返,想要改革,难难难。”
连说了三个难字。
要想改革,恐怕得推翻科举制度,那是动荡江山社稷的大事,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时徐长生眼睛都亮了起来。
该他表演了。
徐长生说道,“如果贸然改革,的确将引起不可预知的动荡,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狄孝绪都愣住了,看向徐长生。
徐长生起身,对着狄孝绪行了一礼,“想必狄公也知道长生的学院即将招生,长生准备在学院中开设律学一门,专门教授学生大唐律,将大唐律传遍天下,狄公可以想象,要是父母官还没有我的这些学生懂大唐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这将迫使他们加强学习大唐律,间接也在官员之中普及了大唐律,而我学院的学生,要是有幸能谋得一官半职,大唐律的普及就更可观了。”
狄孝绪真的震惊住了。
徐家子居然准备开设律学一门。
律学苦涩,加上科举根本不考,所以没有哪个学院会专门单独列出一门来单独教授,哪怕是专门为大唐培养官员的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