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8)(10 / 13)
牌子上写的是二十斤小米。
算命的指着原身说,“就是她了。”
赵氏立刻回家拿了二十斤小米,把原身买了回来。
再怎么说,当时的赵氏也是能拿二十斤小米换原身的人,原身又是被买来当童养媳压命的,原身跟着赵氏,日子过得比跟着亲爹好多了,至少能吃得饱饭。
原身被买回家之后就负责专职照顾赵忠海。
说来也是真的奇怪,自打赵忠海被原身照顾开始,他的病就慢慢好了。
赵氏这下就更相信原身给儿子压命的说法了,那对原身跟对亲闺女没差了。
原身就跟掉进了福窝似的。
不过,好景不长。
赵家的一切都是赵父攒下的,赵氏不懂经营又总是容易轻信他人,很快家产就被娘家亲戚那边七吞八占九坑给骗没了一大半。
赵氏对原身好,赵忠海虽然有点少爷脾气,少不得对原身发火,但是不发脾气的时候也总姐姐,姐姐的叫她。
原身是真心把赵氏当妈,把赵忠海当丈夫,所以赵家落寞之后,赵氏长期缠绵病榻,家里没进项没饭吃,赵忠海没钱读书的时候,原身以一己瘦弱之躯扛起了家里的整个重担。
原身白天去摆摊卖面,晚上回家还要承担了家里的所有劳动,烧水洗衣做饭伺候赵氏。
赵氏心里感激,有时候身体能动了就起来帮原身干点活。
赵忠海那时也拉着原身粗糙的手心疼的落泪,他说:“姐姐,等我考上大学,读了出来,一定努力赚钱,让你和娘都不用再吃哭了。”
原身点头。
后来,赵忠海十六岁,赵氏病情加重,怕自己熬不过寒冷的冬天,就让两个人拜堂成亲。
赵忠海不愿意委屈原身,哪怕原身不乐意,还是强行找原身要了钱扯了几米红布,将破陋的屋子装饰了一下。
两个人就这么拜了堂,成了婚,原身正式成了赵忠海的妻子。
一年后,原身剩下一个儿子。
这村子里旁的人为了孩子好养活,都会取个贱名,什么石头,狗剩,豆子。
赵忠海翻了词典,专门给儿子取名赵光复。
意在光复大好河山。
原身很高兴,赵家没有败落时,赵忠海读书,回家后也会教她,所以她也不是目不识丁的人,也识得一些字,懂得一点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