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6 / 10)
也是……
要是容知青有一份工作也不会来他们大队当知青了。
“你爸的命可真好,当年逃荒的人谁日子不苦?就没有一个像你爸这般有出息的。”方大姐感叹着。
她婆家也是容家人。
和容知青也算是血缘关系特别远的亲戚。
她公公的堂叔一家就是为数不多逃荒后又走回来的人。
听说在外面的日子过得特别苦。
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房没有地,日常所需全都得靠其他人救济,就相当于伸手乞讨的乞丐一般。
“我爸最开始的日子也不好过。”容晓晓缓缓说着,“你们听我说,他最苦的时候抓了把土就往嘴里塞,他知道吃不得,但肚子饿到极致谁还顾得上能不能吃?也好在街道的一位老人看他可怜,便将他安顿在救济所,又因为人老实本分,在纺织厂大量招工的时候被推选进去当了一名临时工……”
这些事倒不是她随意编造出来的。
容爸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鼓励和安抚自己的儿女。
他对儿女说过最多的事,就是他年轻时候的过往。
翻来覆去说个遍,没有厌倦的时候。
儿女们听多了,自然就坐不住。
可容晓晓是一位特别感兴趣的观众,每次容爸在说的时候,她都会搬来一把小板凳坐在他旁边听着。
“也是他运气好,纺织厂新建开工,需要的工人不少,有一些工种凭着街道的推举就能直接进去,我爸也被分配到纺织厂的垃圾站,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临时工。”
“纺织厂?”王桂枝有些疑惑,“他不是在机械厂吗,难不成我记错了?”
“没记错。”容晓晓接着说:“你们听我继续说,就在我爸转正之后没几个月,隔壁机械厂突然来了几批设备,紧跟着又接下了大量订单,厂子里的工人人手不够便来纺织厂借调,当时的机械厂要比纺织厂来的大,大厂和小厂之间怎么说都有些区别,听闻这个消息都是纷纷报名,可最后选到的不到十人。”
“哎哟,你说归说就别再画了!”马婆婆还是一脸肉痛的看着她手中的本子,这故事好听归好听,但干嘛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乱画,哪怕不是自己的东西都觉得浪费。
“马婆子,你听就听不听也别插嘴!”
“容知青你赶紧往下说,最后你爸被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