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3 / 4)
家军、鸳鸯阵,就算镇守北方也是极有成就,还写了军事书籍。
赵云惜在心里竖起大拇指,这也太厉害了!任何抗倭将领,都值得她竖起大拇指。
但是现在,戚继光还是刚过武举的小新人一枚。
她不免多看两眼,踌躇片刻,还是满怀敬意地上前问:“恕我冒昧,想问一句,阁下可是戚继光?先前听说武举出了个人才,如今姓氏对上,便想着瞻仰风采,这才打扰阁下。”
戚继光抱拳作揖,眸光如电:“正是在下,请问……”
赵云惜看着他清正的眼神,笑了笑,温和道:“我乃国子监司业张居正之母,便是听他说的。”
戚继光:……
文官,不认识。
两人客气几句,便各自分开了。
*
秋日的红薯地头,能刷新出皇帝来。
又是一年黄澄澄的丰收季。
按着往常的惯例,朱厚熜带着锦衣卫,紧盯着农人收粮,从早到晚,不曾有丝毫移眼。
赵云惜在旁罚站,幽幽一叹,皇帝没事待宫里就行,出门来,还叫她受苦。
好在——
今年收成不错。
神种在精心照看下,产量一如既往的稳定。
赵云惜放心了,张居正放心了,朱厚熜也放心了。
他面上刚露出星点喜色,就见有人骑快马来报,说是蒙古人要求钱粮送上。
朱厚熜登时黑了脸。
他看向一旁侍立的张居正,沉吟着问:“此数额巨大,朕不想给这么痛快,你可有什么法子?”
他记得,上次那主意,就是他出的。
听闻此言,张居正眉眼微动,他沉吟片刻,整理了语言,这才低声回:“一个寻常百姓,若一年得银三两三,那便将将够生活,若得粮二石,则将将够吃……足以活命,却不足以身强力壮。”
朱厚熜神色间略有不耐,不想听这些,他只想吃解决方案。
“故而……我们给粮,便要卡一线,够活便好,疲于糊口,却无从再生事端。”
张居正眉眼沉沉,声音清朗:“圣上虽允诺拨付粮秣,但不可尽数给付。臣想着依俺答汗所请,降等分批次发放:其一,抚赏之资当以次等品为好;其二,按季分期拨付,以缓其需。另为防范边衅复起,可额外增拨微量配额,然所加之数以降等物资补足差额。”
朱厚熜审视地打量着他,缓缓地露出一个笑容。
“允。”他直接拍板。
就是答应给粮,但不能一口气全给了,根据俺答汗的要求,减等分批,可以给,但是次一等的,而且以季为期,分开给,未免他闹,再多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