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海(捉虫)(2 / 4)
没开始走,就对脚下的路胆怯了呢?”
李光久叹了口气,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是啊……”
他并没有故作老陈,反倒是露出此时年龄本来就有的调皮笑容,只是那表情当中又有多少深意隐藏在其中,李光久自己都不知道。
夜晚,他们在一起探讨新中国的目前的教育体系和未来将要行走的方向,就51年的教育大会所提出来的制度和内容探讨,还有所规划的小学五年级,初高分别三年,李光久没有提出异议。
他们所探讨的更多的是目前教育课程的内容。
“现今国内教育不统一是不行的。”全某某道:“不统一的话,今天张三教这个,李四教那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到时候试卷怎么布置,考试怎么安排,分数又如何去判断?”
“统一是统一,这个没有问题。”李光久坐在小板凳上,杵着小脑袋探头看着地面。
全某某就在地板上拿石笔在那里划:“统一的话,从什么地方开始统一,我个人觉得,从外到内,从服饰仪表,制度,课程,再到学习内容。”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地面上写下‘统一’二字。
“没问题,但是思想不能太僵化,我们所面对教育的是孩子,不是机器,不能抑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否则和八股文又有什么区别。”李光久拿手指了一下:“大范围统一,小范围根据地方情况来做调整,不能把规矩定得太死,每个地方考虑的情况都不一样,风土人情区别也很大,如果你目标是从全中国的教育出发,那么就不能太死板。”
“你的意思?”全某某递给了李光久一根石笔。
李光久接过石笔在地板上划下来:“从大处着手,先把条例举例出来,第一个目的是什么,第二个目的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什么,不能从刚开始就给他定死了,而忽略外在因素,老师学生因素,政/治因素。”
“即从统一处着手,制度没问题,服饰没问题,但是统一的话,我们就要考虑到服饰这笔费用由谁来承担,学生自己承担的话,就要考虑各位学生的家境,学校自主承担的话,国家给不给支持,而如今抗美援朝时期,大家把重点主要放在国家建设问题,国外环境问题,国家地位问题的方向上,经济决定一切建设根基,不会有闲暇顾及这些细小问题。”
“所以……”
李光久在地板上拿石笔写上三字。
“小范围。”全某某念出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