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子辈出(11 / 16)
刘秀的意思,已经不再拒绝称帝,只是说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相比较而言,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诸将大感欣慰,于是告退。
众人告退,而耿纯独留,谏刘秀道:“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既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耿纯之说辞,与《剑桥中国史》的分析如出一辙,即:大家之所以跟着你混,就图你当了皇帝之后,你吃肉,大家跟着喝口汤而已。如今你一再不肯称帝,你不吃肉不要紧,然而害得大家连汤也喝不上。一旦大家对你绝了望,再想挽回他们的人心,可就难了!
耿纯说得恳切,刘秀也是听得动容,郑重答道:“吾将思之。”
这一思,就思到了鄗城,刘秀却依然没有反应,诸将不由得纳闷起来,难道他们看错刘秀了?难道刘秀真的没有称帝的野心?
更有人发挥出疯狂的想象力——难道当初刘玄将刘秀放出洛阳的时候,两人之间曾有过什么秘密约定不成?而刘秀现在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将刘玄拯救出绿林军和赤眉军的魔掌?这么想固然离奇,但毕竟也不是全无可能,说到底,他们虽然跟着刘秀出生入死,甚至不惜为之牺牲性命,但是关于刘秀,他们又真的了解多少呢?
这一日,一位瘦小的儒生忽然闯入鄗城,满头乱发,状貌狂狷,疯疯癫癫地在大街上高呼着刘秀的名字。适逢吴汉经过,大怒,揪住儒生就要一顿饱揍。一旁的朱祐赶紧拉住吴汉:“先别揍。”吴汉怒道:“为什么不揍?”朱祐道:“这人看着面熟,在你还没把他揍变形之前,我想先认认。”
朱祐扒开儒生的一头乱发,揉搓着他的五官,端详良久,然后惊喜叫道:“强华!”回头又对吴汉道,“还好没揍。这可是主公和我的太学同窗,当初和主公同住一间宿舍的强华。”
朱祐带着强华去见刘秀。强华一进大门,立刻手舞足蹈,往里狂奔,喊着刘秀的名字,大叫道:“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刘秀闻声出迎,一见强华,也是大喜,问道:“你找到什么了?”
强华得意地答道:“《赤伏符》!”说完,又对刘秀唠叨着,“太学时我就看出你有日角之相,是当皇帝的命。我苦苦找了八年,终于找到《赤伏符》这部谶书,你猜怎样?你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