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复望蜀 (1)(6 / 23)
录运法》说:“废昌帝,立公孙。”谶书《括地象》说:“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都是在说公孙称帝,而这里的公孙,指的当然就是他公孙述。
谶书《援神契》说:“西太守,乙卯金。”乙,斩断也。卯金,劉(刘)也。他公孙述最初就是西方的蜀郡太守,所以注定要由他来斩断刘氏,君临天下。
谶书又说:“孔子作《春秋》,为赤制作,断十二公。”汉为火德,颜色崇尚赤色,所以赤就是指汉朝,从汉高祖到汉平帝(包括吕后在内),正好传了十二主,可见汉朝的历数已经用完,刘氏气数已尽。刘秀虽然有《赤伏符》,照样无济于事,因为孔子的话,断然不会有错。
而且,他公孙述的掌纹上,生有“公孙帝”三个字,这更是确凿无疑的天意(而事实是:“公孙帝”三字是他自己拿刀刻到手上去的,诚可谓下了血本)。
汉为火德,王莽为土德,火生土,所以王莽继汉。而他公孙述为金德,土生金,所以理当由他继承王莽,统治天下。而金德崇尚白色,所以他便是无可争议的白帝(著名的白帝城,即公孙述所建,其名字也由此而来)。
那时的人,普遍迷信谶书,读了公孙述的传单,宁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于是人心动摇,真觉得公孙述就是真命天子,进而便怀疑起刘秀来,以为刘秀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拳头大一些的军阀。
刘秀见了公孙述的传单,一身冷汗。这哪里是传单,分明是公孙述向他下的战书。
想当初,刘秀部下诸将先后数次劝他称帝,都被他拒绝,直到强华向他献上谶书《赤伏符》,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卯金修德为天子”,他这才欣然同意称帝。可以说,谶书的预言,便是他帝位合法性的根基。
而如今,公孙述引用谶书,对他发起了最为强烈的指控,指出他所依赖的《赤伏符》完全错误,从而彻底否认了他称帝的合法性。在真正的战场上,刘秀可以一再退让,乃至于屡吃败仗,这都没关系,但在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却绝对不能输,也根本输不起,一旦他输了,那就证明他只是一个赝品皇帝,从而招致天下人的怀疑和抛弃。
兵马尚未正式交锋,而在他和公孙述之间,势必先有一场论战。
放在现在,这事很简单,两人直接上电视,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公开辩论一场,谁对谁错,立见分晓。而在当时,刘秀却只能鸿雁传书,对公孙述一条条进行反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