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易筋经》(3 / 5)
洗髓,洗的不是骨髓,而是内在精髓,精神,用以内净。 易筋,改变的则是肉身,坚固外在。 当,内清净,外坚固,血肉之躯方成不朽金身之体,便能与天同寿,万劫不化。 这是易筋洗髓二经总纲所描述的内容。 虽然有了武祖的修行体验,但方毅对总纲中所描述的境界还是心存怀疑,毕竟太过神话了,而就算是创出这两部神奇经书的武祖自己,至九年出关之时,也没有达到自己所描述的万劫不化境界。 撇开这些不去管它,修炼《易筋经》,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筋。 筋,就是人的经络,从生理学来说,筋位于骨节的外面,肌肉的里面,遍布四肢百骸,联络周身,通行血脉。 筋,就如同扎根地下的参天大树的根系,筋骨相连,习武之人所说的根骨,指的其实就是筋骨。 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筋的状态,决定了人身体的状态。 有句话叫做筋疲力尽,意思是只有筋彻底放松了,力量才会消失,说明筋正是人体力量的源头。 《易筋经》,便是通过对筋的不断改造,从内至外根本上提升人体本身的状态,筋越强健紧凑,伸张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就越恐怖。 从此,筋挛易之以舒,筋弱易之以强,筋弛易之以和,筋缩易之以长,筋靡易之以壮,绵泥易之为金石。 是谓—— 易筋! 然而《易筋经》却并非一开始从筋练起。 根据《易筋经》所说,练筋必须练膜,练膜必须练气,有形之身只有练出无形之气,方能最终成就不坏之体。 然练筋易而练膜难,练膜难而练气更难,《易筋经》先从极难的练气入门,宛若打好金字塔根基,由难及易,最终易筋。 在《易筋经》的概念中,气的概念并不单一。 它要求修行者培养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使气变得平和畅达,才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所不至。 气到则膜鼓,气行则膜张,在膜的起张之间,膜和筋都变得坚固起来。 从这点来说,《易筋经》不光是修行体魄的绝世奇功,更是一部蕴含道儒精要的修身养姓做人明理的无上经典。 总纲中所说的超凡入圣,不光是精气体魄上的入圣,更是道德品姓上的入圣——这是一部成就圣人的功法。 武祖乔达摩,成道之后被尊为释迦牟尼,以佛法普度世人,已是圣贤。 而通过《易筋经》练出的气,乃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吾浩然之气,能够无形中让人拥有圣人的气息,气质,气度,最终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