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易筋经》(4 / 5)
就圣位。 明白了这些概念,方是为《易筋经》的修行做好了准备,方毅才开始真正开始练气。 《易筋经》练气之初,乃用揉法。 解开胸口衣襟,方毅内心平和,手掌按于胸口膻中穴之上,自右向左揉。这揉动并非一味乱揉,需要徐徐往来均匀,勿轻而离皮,勿重而着骨,勿乱动而游击。 而在揉动的过程中,方毅内心越发祥和安宁,头脑渐渐混沌欲睡,却在头脑中开始观想出一尊释迦牟尼大佛。 大佛身体高越百丈,盘坐莲华之内,脑后红橙黄绿青蓝紫白黑九圈至威道德金光持续闪耀,半目开阖,右手抬掌面向众生,左手含托腹前掌托天地,整具大佛体现一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气势,又蕴含着一种大体量、大包容、大慈悲的境界在里面。 只是观想出这样一尊释迦牟尼大佛,方毅就有种虔诚膜拜的冲动,内心变得越发祥和起来。 而这样一尊纤毫毕现的大佛,仿佛是凭空出现方毅脑中的,那样生动的细节,绝对不是第一次尝试观想的他所能观想出来。 事实上,这种只可意会的观想之法,正是《易筋经》修行法门中最为关键的所在。其他人就算得到了《易筋经》外在功法,却无法观想出这样一尊蕴含着佛法境界的释迦牟尼大佛的话,是不会有半点功用的。 这也正是自武祖乔达摩之后,《易筋经》便鲜有人真正练成的原因。 甚至,昔年少林寺一度通过网络将《易筋经》的功法公布出来,中华大地十余亿人,始无一人能够练成,也是这个因由。 只有方毅,机缘巧合,通过胸口那尊神秘佛像,与达摩洞的影石残壁产生共鸣,从武祖那以类似醍醐灌顶的方式得到了《易筋经》的修炼方法以及修行体验,他才能毫不费力地将这尊大佛给观想出来。 若是换了其他人修行《易筋经》,非得拥有高至绝顶的佛法修为,方能观想出神似的大佛,所以最终能修成《易筋经》的,也多是佛门中人。但即便是历代能够修行《易筋经》的人,观想出的大佛也绝对不会像武祖观想出的一样完美。 因为释迦牟尼大佛本就是武祖乔达摩自己。 易筋,易经,两者发音相近并非偶然,两者的中心都是改换,《易筋经》中其实已经暗含《易经》的精髓在里面。 传闻《易经》能观过去未来,当时的乔达摩虽然还未悟道成圣,但在修习《易筋经》的过程中,已是预见到了未来境界大成的自己,即释迦牟尼大佛。 故而,古往今来,天上地下,若论对释迦牟尼大佛最为了解的,莫过于武祖乔达摩自己。 所以,可以这么说,方毅修炼《易筋经》的基础,乃是除了武祖乔达摩之外,最好的一个,而他又是唯一一个对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