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3)(19 / 22)
斯”级潜艇的设计工作。福州造船厂是第一批被踢出了驱逐舰设计计划的造船厂之一,也能够集中力量研制潜艇,争取到潜艇的建造合同,因此反而后来居上,超过了武汉造船厂。
福州造船厂拿出的设计方案为:潜艇长68米,水上排水量850吨(水下排水量980吨),水面最大航速16节,续航力8800海里,水下最大航速8节,最大航程80海里(4节),设计下潜深度150米(实际被限制在了130米),艇艏4具鱼雷发射管,艇艉2具鱼雷发射管,共储备鱼雷18枚,另外,舰面配制一门120毫米火炮与数门20毫米机关炮,官兵52人。
这正是帝国海军需要的,能够对日本进行有效封锁(按照帝国海军的需要,潜艇在完成行渡之后,必须要在日本外围的航线上巡逻20天,并且留有足够的燃料返航),并且具有强大持续作战能力的潜艇。海军立即决定订购这种潜艇,并且正式命名为“乙”型潜艇(“甲”型潜艇是帝国海军对“阿巴斯”级潜艇的称呼)。
具体的设计工作在18年初就完成了,建造工作同时开始。当时,其他几家造船厂都在准备建造新型驱逐舰。因此,帝国海军只向福州造船厂下了订单,要求福州造船厂首先建造一艘潜艇,以证明其实际性能能够达到设计指标。“乙001”号在18年十一月份的时候下水,并且在19年初就开始了海试。
海军对“乙”型潜艇的海试成绩非常满意,在19年三月份就下达了第一批12艘的订单。这批订单被分别交给了福州,高雄,海口三个造船厂建造。而在战争爆发之后,六家承担潜艇建造工作的造船厂全都在建造“乙”型潜艇,整个“乙”型潜艇的建造工作持续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大战期间,这些造船厂一共建造了355艘“乙”型潜艇,其中提供给帝国海军的有258艘,另外的则分别出售给了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盟国。另外,波斯帝国也购买了“乙”型潜艇的建造技术,在大战期间建造了42艘该型潜艇。
因为各个造船厂的规格不同,所以“乙”型潜艇有多个批号,另外,根据任务的不同,还发展出了布雷潜艇,燃料弹药补给潜艇,远程运输潜艇,特种作战潜艇等等型号的变形艇。每个批次,每个型号的“乙”型潜艇的武器装备也是不一样的,这导致整个“乙”型潜艇的编制非常的混乱。无法否认的是,作为帝国海军在战争初期大量建造的一种潜艇,“乙”型潜艇是非常优秀的!
“乙”型潜艇的主要战场是在西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