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庞大的计划(4 / 7)
展开进攻,又要在中太平洋诸岛开展攻势。我们的部队数量,不够。”对陈绍的决定,钱四海很喜欢,可是问题又来了,这两个方向的攻势,都需要大量的部队。
陈绍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也很早就考虑到了,他自然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从去年开始,帝国已经扩军到千万,扣除海空一百五十万,算上海军陆战队和陆军所有部队,我们拥有可以作战的士兵八百五十万。这里面有近半的部队是半年来扩充的,都是原来的退役士兵。
考虑到战局的变化,太平洋气候对士兵的影响也很大,在扩充部队的时候,便也再次组建了六个满编军的丛林作战部队。
如今的南太平洋属于南半球的夏季,太平洋热带雨林对士兵的要求很高。这六个军,三十万专门训练用来丛林作战的部队,就是专门为这种战场而存在的部队。我相信,有了这三十万新生力量的加入,你们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那我没有问题了。”钱四海道。
看到再一次沉没的会议室,陈绍直接站起来说道:“从两个方向实施的进攻只有相互支援,密切协同,才能取得最大战果,因此,我决定,整个太平洋战场,除了太平洋舰队之外,其余全部纳入太平洋战区指挥体系,由钱四海统一指挥。”
对陈绍的这个决定,并没有人反对,不说陈绍的威信,就是他的这个命令,也是十分的合理。在太平洋上,太平洋战区所属的主要部队就是海军陆战队,而丛林集团军更多是配合性质,再有那些已经登陆澳大利亚的陆军,也很多没有正式划入太平洋战区体系。空军更是一直都属于独立。
陈绍的命令,直接把这些东西,全部都交给钱四海,意义就完全不一样。最少,太平洋战区的规模进一步的扩大。
其实,当你打开世界地图的时候,把目光看向澳大利亚周围就明白了,岛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配合起来必然很麻烦。
从澳大利亚轴线到中太平洋进攻的规模之大,在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中华怎样才能攻克星罗棋布的盟军岛屿,横渡大洋,大踏步地把战线向前推进呢?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历史经验可供借鉴。
发动这一新的攻势,既要在训练方面采用新的方法,在战斗、支援、补给和维修方面采取新的措施,还要研制出一整套新的武器装备。
尽管这样,到中兴十六年秋,即在中华参战后一年的时间里,从中太平洋发动进攻的准备工作即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