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疯狂发展速度(2 / 4)
钾肥能让作物抗寒、抗旱、抗涝,也能让作物更加强壮,避免倒伏。之前缺乏钾肥,就只能不用钾肥。
此时这个问题也解决了。
石油资源更是多到用不完,随着财团越来越大型化的炼油设备的建设,加上把产业分包给了人工成本低的中东国家,炼油成本不断的降低。中华民国在对石油收取了税收之后,其价格对于收入不断增长的老百姓来说显然非常的便宜。很多农村的老百姓甚至用石油进行发电。
煤炭也是进口资源之一,欧美国家为了保持进出口平衡,向中华民国出口大量的煤炭。
这些煤炭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价格也感觉不到任何的压力,因此在节能方面中华民国很少去考虑。
汽车排量都比较大,动力也很是强劲。加上没有资源上的制约,汽车也被建造得很坚固。
不过中华民国还是搞出了一些节约型汽车,用来出口给那些附属国。
那些附属国在中华民国的经济带动下,也发展得十分的迅猛,特别是日本,在日本人民的辛勤劳动下,每年要为中华民国输出大量的低级工业产品。
每年日本都能拿到大量的制造订单,日本完成这些订单,人民才有饭吃。
这些附属国的铁路发展也很迅猛,公路同样也不逊色,这些铁路和公路都是中华民国借钱给他们修的。
借钱越借越多,不断的利滚利之下,让中华民国可以不断的盘剥这些附属国,而且铁路和公路修起来,也更加方便中华民国对这些附属国的压榨。
只不过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压榨方式比较隐蔽,因此一般的愚昧民众察觉不到。加上中华民国不断的对这些国家的报纸等舆论渠道进行掌控,更加使那些附属国民众察觉不到中华民国的盘剥。
中华民国的公路总长则暴涨到了160万公里,五年当中,平均每年修建了30万公里公路,1925年全年则建设了50万公里公路。
中华民国的公路分为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市级公路、县级公路、乡镇公路,以及村级公路六个级别。
其中国家公路又分为一般公路及战略公路。战略公路由军方负责指定路线和建设规格。
全国各地都在全面的修公路,加上战略公路的七个级别,都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全面统筹公路修建。
这些公路的建成,让中华民国摆脱了基础落后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