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新政,战争前奏(6 / 10)
两年的萧条当中,中国财团尽管收割了很多资产,但是普通民众没有像美国那样被毫无底线的盘剥。
民资企业当中,有很多都生存了下来。这些民资尽管很多大出血,但是中国商人却不似欧美商人那样,看到股票赚钱都全一窝蜂上去了。很多中国商人还是安安分分的做实业。
过去十几年中,中华民国的实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因此很多商人还是有所富余,因此撑过了两年的经济大萧条。
美国就不同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一来,大部分的民资基本破产。而普通民众,竟然没有救济。很多美国民众甚至是饿得没饭吃,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不断的低价卖掉,只为了得到食物等能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的物资。
美国财团的敛财力度,让中国老百姓顿时心里舒服多了。中华民国的舆论媒体,经常把美国的这种社会现象拿来报道,意思好像在说:看吧!美国才是地狱。我们中华民国的情况已经很好了。
在美国三天两头闹游行,而在中华民国,民众游行根本就没发生过多少次,而且每次游行,参与的人数也都不超过一千人。相比美国几万人的大游行,根本不算事。
赵海洲上台后,中华民国的局势更加趋于稳定,经济迅速恢复。尽管民生上不如之前那么好,因为投入到民用商品的劳动力没那么多,但是以中华民国如此强大的生产力来说,民生依旧过得很不错,在世界上依旧是顶级的标准。
欧美陷入经济大萧条后,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的下降,只有中华民国迅速的恢复了过来。
恢复过来的中华民国,以更加快速的建设速度,开始对资产进行优化。
如果说之前是疯狂而又有些随意的建设,那么如今就是精打细算的建设。对产业不断的优化再优化。
每一个领域的生产力,都在想办法进行提升。
之前因为经济萧条而外流的人才,也跑回来了很多。而且因为中华民国的经济率先复苏,导致很多欧美工业人才开始蜂拥涌入中华民国。
也许其中有很多间谍,但是人才却是实打实的有了。虽然说此时欧美国家加强了对那些科学家的限制,不让他们随便出境,但是那只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科学家,而那些二三流的科学家却没有限制,但是这二三流的科学家,以及一些学者,都是很宝贵的人才。
中华民国的教育搞了二十多年了,也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