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立说(10 / 18)
是黑土地,肥得流油。那么广大的土地,就会有百姓愿意迁移过去。汉人进一步的稀释。再加上汉化,北方威胁以后就会平灭。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说法,将来还会有什么变动,都不能断言。
石坚现在也没有精力顾忌到杨文广的事了。正在吵呢。石坚这一手果然玩得漂亮。因为用了孟荀两个人的观点相互辨证,再迂阔的大儒也不会指责他。只是还要仔细修订,意见不同啊。于是那个争吵,比朝堂上还要热闹。石坚头都吵炸了。心里连说幸好,如果自己冒然修订《论语》、《左传》、《易经》试试看!
月亮从大海上升了起来。
月亮,是诗词中描写最多的景物,春花秋月,或者风花雪月,都离不开一个月字。
这是一个迷人的卫星。春天的月亮朦胧,夏天的月亮神秘深邃,秋天的月亮高洁,冬天的月亮寒凄。但从地形上看又不一样,山冈上的明月似女子,姗姗来迟,窈窕动人。大江上的明月,苍茫深远。可大海上的明月,博大雄阔。
迎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听着雄壮的海涛声,一轮明月如同一个鸡蛋黄一样,从海平线上,慢慢地升起来,天地间都带着一层红晕。这个景象是多么壮阔!
海边一个明艳的女子对着明月久久地屹立。
她穿着一件短袄,下边同那些土著人一样,系着一个树叶裙,只是树叶里还有着一条亵裤。这已是她的底限了。
可还是有许多皮肤露了出来,因为热带的阳光,洒成了古铜色,比起当初,这古铜色的光泽,使她多了一层健康的活力。现在,月光洒了下来,在她身上笼上了一层朦胧的光影,一头乌黑的长发随风摇摆,就象一个女神一样。
她就是贺媛。在她身边还有一个侍女。看着她站在海边,知道主人想家了,没有敢说话。
自从她被李织转移到南方后不久,就听到李织兵败的消息。那时候她想逃跑,可因为天理教的人看管得很严,没有办法将石悫带走。于是她一路想办法拖延时间,可没有成功。后来甘林追了上来。将她掳到了两湾大陆。
并且甘林将李织留在两湾大陆上的人手全部接受,自封为教父,封了她为教母。石悫为教子。而且甘林还想动她的主意。贺媛这时候忍无可忍,说了,我清醒了,你别想打我歪主意。那时候她都顾不得上甘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甘林愕然,问:“你什么时候清醒的?”
“我到了两湾大陆清醒的。你别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