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立说(9 / 18)
暴了,你也不要反抗。宗教更好,特别是佛教,你今生受了这么多罪,是因为你前世做了坏事,有了报应。这不是瞎扯蛋么!但不是没有作用,这是愚民。石坚的思想将要贯通一些进取有作为的精神。只有在小皇上手上才能做到。否则换了一个皇帝,试试看。连李世民也未必同意。只要看出其中的猫腻,石坚等着砍头吧。
石坚开始著书,除了少数人哼哼唧唧外,大多数人在翘首以待。天地那么大异象,石坚一定写出什么异书。那些少数人歪歪唧唧,可有什么办法,学问不如人家学问,更不能做到那天奇怪的天气在屋顶上盘居。
可让大臣哭笑不得的是,石坚真的不问政治了。
连杨文广的人回来,石坚都没有过问。这一次杨文广带来的消息有好有坏。坏的就是大批的士兵“退”回来。这也是石坚提的主意。极北之地太寒冷了,未必每个士兵都会适应。有许多士兵因为不适应,倒了下去,不断生病。这些士兵除了医治外,要立即送回来。而有些士兵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天气,故意自残体肤,让它生冻疮,这种士兵连生存下去的勇也都没有,更不要说以后的战斗了。也要送回来。
除了北方的士兵外,南方士兵也是如此。丛林中的闷热,未必每个士兵都会适应。但也嘱咐了,各级将领要善待士兵,否则每一个士兵都为了逃避故意自残,到时候就好玩了。实际上只要不苛刻对待,士兵怯弱的还是少数。一旦退回来,功劳没有了,以后重用的机会也少了。现在宋朝虽然武将士兵地位很差,可福利待遇很高。特别是战功。可一旦退回来,有可能就呆在各个地方做一个普通驻兵吧。
自从近十万士兵到了北方后,先后退回来的士兵达到两万人。这个比例石坚还是感到乐观的。剩下的将是一个由八万适应寒冷的精骑组成的庞大骑兵,再配上先进的武器,这是多么大的战斗力。
好消息就是士兵训练正常。通过奏折看到杨文广语句里有些得意,肯定不会是正常那么简单。还有作物,特别是土豆,虽然种植期长,可收获颇巨。这是最好的作物。至于小麦,产量是低了一点,可也有收获。用石坚的话说,是一个种子适应进化的过程,急不得。除了这两样,还有其他一些作物,消息有好有坏。总之,证明了北方可以大面积的种植,而不是一定非得要游牧才能生存。
只要将北方各部从马背上一下,解决了温饱,他们也未必肯去与中原人拼命。还有下了马背,战斗力自然会下降。同时用石坚话说,北方土地好啊,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