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重拳(上)(2 / 6)
府的那文官训练班,还是等待天下大定之后,朝廷重开科举呢?”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自古以来的士人上进的必由之路。吴兆骞文名颇著,乃是江南文坛的后起之秀,其叔祖吴易吴日升当年也曾起兵抗清,当年的部下钱应魁以及于世忠的独子都在军中,与齐王府那边也能说得上话,若是进了那文官训练班,出来之后随侍齐王,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吴兆骞听到这话,却是摇了摇头,继而对顾贞观言道:“不瞒贤弟,愚兄确有入仕的打算,但却并非是此时。”
“此话怎讲?”
顾贞观有此一问,吴兆骞不露痕迹的扫了眼四周的士人,似乎都还沉浸在刚才的那个士人的新作之中。眼见于此,他才压低了声音与顾贞观说道:“数月前,愚兄曾拜会过钱帅,钱帅当年得家叔祖器重,今番也与愚兄提及,说是齐王殿下已经有了改朝换代的打算,叫我家看清了风色再做打算。”
吴兆骞的意思显而易见,他家既有此关系,也不急于一时——与其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再落个不忠于明廷的名声,还不如等到天下大定之后再行投效,纯为新朝之臣要来得简单。再者说了,齐王能否成功,却也是两说的事情,而他也不打算太早的把仕途和名声全都压上去。
可是此言既出,顾贞观当即便是一惊,见惊动到了旁人才赔了一礼,重新落座,声量却也压得甚至比吴兆骞还要低上几分。
“此事确实?”
“千真万确,钱帅就是这么与愚兄说的,所以愚兄此来,也是要告知贤弟。”
吴兆骞提及的这事情,乃是至关重要的大事。顾贞观年纪尚轻,可听过之后却并没有跳起来对此进行肯定或是否定,反倒是坐在那里,盘算起了这里面的事情。
当年陈文收复南京,特意请了钱谦益到行辕一聚。这几年下来,钱谦益当年对陈文的资助以及冒死搜集情报的事情,在江南士人的圈子里也光有流传,江南的邸报也曾多加赞颂钱谦益的义举,甚至就连陈文每次来到苏州,也都要到钱府拜会,礼数上想来周到,完全不似坊间传闻的那般粗鄙不文。
正因为如此,江南士人们都在传说钱谦益老来倒是即将入阁为相,甚至官府里也传出过陈文提过要向天子举荐钱谦益入阁的事情。可是这都三年了,钱谦益却还是在家中吟诗作赋,莫说是入阁,江浙的政务也从不插半句嘴。
原本都以为是陈文忘恩负义,或是钱谦益不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