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重拳(上)(3 / 6)
在朝中为陈文张目,所以才得不到举荐,现在看来却分明是陈文准备将这位文坛领袖留给他的新朝,而不是前明的旧代了。
这里面,需要盘算的东西太多,顾贞观虽然家学渊源,但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了此事,诗会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可也就在他琢磨着要不要尽快返回家中将此事说与家中长辈的时候,一个士人的话语却直接在他早已无法平静下来的心中激起了千层巨浪。
“在下来的路上得到消息,齐王殿下在联席会议上大加申斥了苏松常镇的官员,乃是因为清丈田亩不力所致。以着齐王殿下的脾气,这事情怕是要加大力度了。”
品评诗作,附庸风雅,乃是士人聚会少不了的节目。不过,明末结社,如东林书院那般品评时政却也是少不了的,甚至往往是其中的重头戏,顾贞观既是顾宪成的四世孙,其创建的云门社自也是少不了的。可是此人提及的事情,听在刚刚还在交流着关于入仕和陈文的事情吴、顾二人的耳中,却宛如是惊雷一般。
“这还没有改朝换代呢,就要残害士绅,这不就是黄巢、李闯浮现于今吗?!”
顾贞观怒不可遏,当即便惊到了在场的所有人,吴兆骞不可置信的看着他的这位好友,咽了口唾沫,才与其低声说道:“远平,慎言。”
“有什么好慎言的?难道季子以为在座中人会有向那武夫告密的吗?再者说了,入朝屏除奸邪,在野评论实时,东林前辈贤能皆是如此,我等又何须怕他一个武夫?”
作为顾宪成的四世孙,顾贞观一向是以东林后劲来标榜自身。历史上,满清在江南制造了“通海”、“明史”、“哭庙”等一系列大案,大肆屠戮江南士绅,杀了一个尸山血海出来才把他吓得老实了起来,在清廷中做了一个词臣。此时此刻,这些大案已经不太有可能出现了,即便是济尔哈朗和马国柱那段最后的疯狂也很快就遭到了陈文的针对性报复,顾贞观自是如顾宪成附体那般,登时便跳了出来。
顾贞观这一通发泄,吴兆骞却是满脸通红,羞愤之色溢于言表。眼见于此,吴兆骞便拂袖而去,连句道别的话都懒得再说。
吴兆骞离开,显然是要回乡应对此事。在场的士绅虽然无不在为顾贞观叫好,但是一个个的却也无不是在打着心中的小九九。
苏松常镇的士绅势力之雄厚,冠绝中国大地。当年魏忠贤权势熏天,有九千岁之称,天下督抚多有党附阉党之人。那时候,魏忠贤在朝中杀杨涟、左光斗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