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如鲠在喉(上)(3 / 5)
也没有可能直接从福建出发,航行一个多月的时间,直接从长江口杀到了南京。”
比之满清,江浙明军其实最早的几年也是在浙江内陆地区靠着一次次的反围剿取胜才发展壮大起来的,甚至直到是四省会剿被打破,马信、胡来觐率部反正,才算是有了出海口。
当时的江浙明军的水师,莫说是与福建明军相比,就算是和清军相比也是小儿科级别的,想想当年,哪会想得到如今他们可以借用日本作为跳板,实现夺取辽南重地,在清廷的喉咙里扎下一个鱼刺的壮举。
“确是如此,鞑子终归是鞑子,哪懂得海军的重要性。”
清廷很清楚旅顺的重要性,所以才从海州调来了一支八旗军协防。但是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得到明军会来上这么一手,协防部队与其说是防备江浙明军的,还不如说是用来威慑旅顺城里数量不少的朝鲜苦力的。
一战收取旅顺,对于此前最多是打些沿海的海盗的郑奇而言可谓是极其重要的经历。出发前陈文有令,收取旅顺之后,赵迁自动获得提督辽南军务总兵官的任命,作为这支偏师的主帅,他和李还乡则分别负责舰队和陆军的部队。
当然,相较陆军的这个营头,舰队在接下来的任务也丝毫不轻,不仅仅是护送他们前来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将承担着巡视海路,打击清军的运粮船的重任,这才是他们此番进军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末将这就去检查舰船。”
“别忘了港口里的那些鞑子海船。”
“末将明白。”
郑奇匆匆离去,下面的各级军官也在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来做着收复城池后应做的那些事情。赵迁下达了命令,却并没有等待命令的执行,而是直接带着参谋们登上了堡墙,俯视整片旅顺堡的区域。
“海港要加筑炮台,鞑子业余,咱们可不能和他们一样。”
“还有这边和那边,叫什么名字再问问那些俘虏,不过在那里加筑炮台的话,当可以与堡垒互为犄角。”
几个参谋开始拿着纸笔和一应工具进行简单的测绘,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明日才好进行更为精确的测绘和制图。等到有了地图和沙盘,对于这片区域也就能够做到了如指掌,才能更好的利用地利的优势,这个道理可是他们进入参谋司学习的第一课就讲过的。
参谋如此,工兵出身的赵迁也在观察周边的环境以及堡垒的布置,以着工兵的角度,在哪里设置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