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横生枝节(3 / 5)
于薛岳九战区能长点志气,打个大胜仗,但是这一段期间的战报,无一不是败退的消息,惟独长了点脸面的就是孙玉民部打的益阳和宁乡、湘乡两仗。
老蒋明确向美方提出的口头承诺:余当能以今后事实,表现证明。
可怎么样去证明呢?现今中国战场的作战中心集中在衡阳,因此史迪威夺权的问题能否拖到无果而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衡阳之役的胜负,而衡阳一战的胜负,全系于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一身,九战区能不能打赢这个翻身仗,毫不夸张地说,真的要看第十军方先觉和十二军孙玉民打的如何。
这些不能明示于人的东西,身为待从室主任的林蔚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在这之前,他也和何应钦、戴笠精心商议过这方面,所以当老蒋问出“有没在确凿证据”这句话时,戴笠早有准备:“委座,我那个卧底在那边的级别太低太差,根本就无法接近于他们,所以,您说这是片面之词,也无可非议。”
“既然是莫须有的东西,你为何要在战事如此紧要的关头,来打扰我的心思?”老蒋的语气已经非常的不满。
“委座,四月份日军发动了对河南进攻,汤总司令所部浴血奋战之后,仍是不敌,算是溃败吧,到了五月底,延安那边在谈判中突然提出了实行‘民主政治’的无理要求,这中间有着什么含义,委座您肯定比我和林主任更加清楚。”戴笠并没有因为老蒋的生气而慌乱,他回答的很坦然。
“戴局长说的有道理,向来延安和我们的谈判,一向是以双边关系为主,偶尔会涉及到所属部队的装备粮饷事宜,从来没有往政府这块靠拢过,这次突然发难,虽有着汤总司令丢了河南,我们正处于低谷中的原因,但更多的我想是他们手中有着咱们意想不到的底牌。”相比起戴笠的词不达意,林蔚的话明显地露骨,他虽然没在明说这个底牌是什么,但他却可以笃定,老蒋百分百会往孙玉民身上想。
“你们所说的底牌就是孙玉民和他的十二军?”老蒋满脸疑惑,他当然清楚如果他们所说的真的成为事实,自己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尴尬境地,也明白如果孙玉民真的投往延安了,对于自己和国府会是个什么影响,别的不说,罗斯福肯定会趁此机会,再度发难,逼迫自己把兵权交给史迪威。
“正是如此!”林蔚抢先回答,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话远比戴笠管用。
“就凭着你们安插在霍山的一个最底层的潜伏特务,就敢给国军重将戴上如此大的帽子,这也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