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起也勃焉,落也忽焉(3 / 5)
也没有申斥那拜表的官员。
就此,官员里心思灵动的人终于看出了一些端倪,仅仅过了一天,针对四世家子弟的弹章就激增到十余份之多。
对这十多份弹章,天子依旧是留中不发,亦无一句表态的话。
有这两遭下来,就是那些心思不灵动的官员们也看明白了。
以前因为选材制度的弊端和四世家同气连枝相互援引的结果,经多年积累,四世家在京中任官的子弟着实不少,为官多年要说一点毛病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加之很多四世家出身子弟素来也好以门第自矜不大看得起人,早已让人腻味。这番风潮一起,那就真是了不得了。
从第三天起,针对四世家子弟的弹章已成雪片之势,弹劾者的身份也早已超越了御史台言官的范围,超越了武李两党,除了那些生性正直,或是自命清高不屑落井下石的之外,但凡有资格拜表的几乎人人都上了章奏。
官场之上捧红踩黑本就是常态,更何况这一次明摆着是暗合圣意的痛打落水狗,还有谁会顾忌?风潮一起,正常的,不正常的,合理的有根有据的弹劾,不合理的私人怨愤,甚或只是耳闻的流言都一股脑的化为一本本弹章劈头盖脸向四世家出身的官员们头上砸去。
这股风潮发展到最后,赫然已经演变为一场清算,近乎所有在朝为官,乃至在地方上五品以上的四世家子弟悉数被囊括其中。
究其规模,这实是自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人撰《氏族志》打压北地旧族之后,四世家遭遇的最大一次政治风暴。
就在这一风暴已经到达沸腾的最顶点时,白马寺中卧看潮起潮兴的唐松迎来了一个新的客人。
太平公主带着一脸的吟吟笑意走进房来,唐松眼神一缩,先让坐在身边看书的水晶出去之后,又吩咐上官谨看死了门户。一时间,这间不大的禅房里就只剩了他两人。
“怎么,我来你不欢迎?”脸上的笑容使太平更添艳媚,这间素雅的禅房因为她的到来都多了几分照人的光彩。
禅房不大,话说完的时候太平也已到了榻边,细细看过伤势后就在榻边贴着唐松坐了下来,一只娇嫩的纤手带着淡到似有若无的香味抚到了唐松脸上,“给我送信的狗才简直就是个混账行子,将养了许多天还是如此怕人模样,这伤势哪有他说的那般轻松?且等我回府之后必饶不得他。若知道你真实伤情,我必早几日就回来了”
这时,她的声音就像她的手般柔情滑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