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3 / 5)
击,欲将北齐使臣阻截。
卫队反抗突围,南秦追兵竟乱箭齐发,要将北齐使臣一行斩尽杀绝。
副使钱玄罹难,韩雍逃入殷川,由殷川守军护卫,直奔佑州见驾。
直至抵达御前,隐藏在韩雍贴身随从中的神秘人,终于现出身份,随同他一起觐见帝后。这个人,便是韩雍此行入秦,明为出使,实则身负华皇后懿旨,要暗中找到并带回北齐的人,也是南秦裴太后不惜与北齐兵戎相见也要截杀的人——
这个名字,传回京城。
水火相峙中的诚王与于廷甫,金吾卫与玄武卫,乃至负手观望这水火之势的禁军统领姚湛之,都被这个名字,如施定身法一般,定住了动作。
他是,销声匿迹已三年的南秦少相,沈觉。
病榻上的于廷甫,自从玑口中得知这讯息,病容灰败如槁木,仿佛一点火星在凹陷双眼里亮起,红光蔓延两颊,呵呵笑出声来。他勉力抬起手臂,要从玑将自己扶起,气喘连连地靠在枕上,连叹三声,“好好好……老夫营谋一世,竟未猜到这一招移花接木,皇上皇后联手,借韩雍内外做局,令沈觉脱去罪责,光明正大现身,外逼裴后反目,内销诚王之困。佩服,佩服!”
从玑从父亲复杂苍凉的这几声笑里头,听出的却是萧索。
为将为相,位极人臣,终究只是帝王棋局中的一枚黑白子。
至此,天下人尽皆知,沈觉一直身在南秦,至今才被韩雍接回北齐。
京中这一场由尘心堂之变,引出的争乱,就如一锅沸油被巨冰封冻在顷刻——因为尘心堂里关着的人是谁,再也不重要了。是谁夜犯尘心堂,又是谁失职,谁僭越,都已不要重要。两派之争,原来是争了一场空。
正是这位被裴太后下旨通缉,举族连坐的少相沈觉,随韩雍奔投北齐,将他忍辱负重深藏的先帝密诏,亲手呈送到昔日南秦长公主,今日北齐皇后华昀凰的手中。
南秦先帝遗诏中留下了什么话,除了华皇后,皇上与沈觉,再无人知晓。
然而殷川之战,使臣之死,天下人都知道了一件事——为了截住沈觉和他所持的先帝遗诏,裴太后不惜兵犯殷川,与北齐交战。
韩雍抵达的次日,旨意就从佑州传回京城。
钱玄以忠烈之名厚葬,韩雍进爵一等,受重赏。
帝后即日起驾回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