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地府番外二·《安史之乱》电影(9 / 13)
掌平叛事。
躺在家里的哥舒翰:……
大哥,我有病啊!我真有病啊!
哥舒翰数次上书请辞不能担此任,李隆基依旧表示:就是你了,去吧!
但事实证明,中风的哥舒翰也比没中风(只指身体不代表脑子)的李隆基强。
他凭借天险守住了潼关,且一守数月。
时间来到了天宝十五年的六月盛夏。
而这期间,各地战事也有了变化,叛军并未再如之前一般,攻城掠地如无人之境,大唐渐渐开始有了反攻之势,郭子仪、李光弼在还在河北对战史思明时,连胜了几场。
战局之变,安禄山都开始害怕了。
他甚至招来手下大骂:“当时你们让我造反,说肯定没问题,现在呢,潼关一直攻不下来,倒是周围都是平叛军,我快要被包了饺子了!这就是你们说的万全之策?以后别来见我!”
安禄山手下也很是无语:……这锅甩的。
局势如此,似乎又看到了一点曙光。
观影壁前一点声音不闻,所有人都紧紧盯着石壁上的李隆基:还有救。
人不可能一件事都做不对吧。
不,甚至这时候都不需要你做对什么,你只需要别做什么!
只要按照如今的局势,令哥舒翰守住潼关,其余人按部就班去平乱!
若说封常清高仙芝是因为战败被李隆基怀疑,那么此时已有胜仗的郭子仪李光弼的意见,按说李隆基该相信的。
这两人也都前后上书表示:潼关不可出,一定请哥舒翰死守潼关。
然而……
李隆基再次开始了操作:你们带兵的懂什么打仗,听朕的!
而他,也是听了不少杨国忠的耳畔‘尽忠之言’。杨国忠与哥舒翰的关系不好,常在李隆基耳边说什么哥舒翰养寇自重,明明手下有大军,却故意逗留不出,不然安禄山早就灭了之类的话。
李隆基:甚是有理!
于是圣旨连下,催逼哥舒翰出潼关。
哥舒翰不能抗旨,抚膺恸哭。
然后,不得已引兵出关。
观影壁前,诸魂消耗安魂香的数目陡增——
那一战,大唐二十万大军,活着入关得还者八千余人。哥舒翰被俘。辛卯,叛军进攻潼关,克之。[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