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地府番外二·《安史之乱》电影(8 / 13)
基的怒斥,只随着电影中的片段,在静送两位枉死的将军——
封常清曾接连派了二回麾下兵使去长安回禀平叛的局势,然而李隆基皆不肯召见。封常清无奈,接旨赴死,死前唯有一句话。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2]
敕令到了高仙芝处。
他被边令诚诬陷的罪名更多一条,于是起初他不肯赴死,只道:若是陛下以御敌兵败处死他,他无话可说。但,天地可鉴,他从未‘盗减粮赐’!
彼时敕令到时,军中士卒皆在,皆为将领喊冤,史载‘其声殷地’。
然而震动天地又如何。
边令诚手持帝王敕令,斩而无赦。
至此。
封常清死,陈尸蘧蒢(粗席)。
高仙芝死,尚负贼名。
在座诸陵帝王将相眼中含泪者,何止太宗皇帝。
他们哭,为这昏庸的帝王,为这枉死的将领,更为这显而易见将要陷入浩劫的国与万民。
平阳昭公主眼中早已有如烈火般的怒意,此时掷地有声道:“潼关还未失!”
曾经她与二凤皇帝会兵渭水畔,兵抵长安下,她自是极为清楚长安最后一道天险屏障,潼关的重要性
。
哪怕她此时厌恶极了这个枉杀逼杀武将的李隆基,从情感上觉得他被叛军从长安拎出来杀了也无甚可惜,但理智上,她还不得不盼着那条时间线上的李隆基还能守住潼关,守住长安!
守住……家国。
姜握看着她的【电影制作仪】的光影,其实电影到这里才四十分钟——
这时候的李隆基还没有逃出长安。(姜握:其实真不如早点跑了)
他开始了第二轮微操。
既然杀了守关的高、封二将领,自然还要换新的将领,于是,李隆基换上了……哥舒翰。
哥舒翰此人,乃番将出身,为人也勇猛善战立过不少战功,看起来没有问题。
但他又确实有问题——他有病。
这不是骂人,哥舒翰此时是真的身有痼疾!
天宝十四年,哥舒翰中风了在家养病,而且病得还挺厉害,史载‘绝倒良久乃苏’。
然而就是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不出二月封高二人被杀,李隆基下旨:哥舒翰拜兵马元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